欢迎来到《海外看世界》!

海外看世界
  • 首页 | HOME
  • 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 | Global Forum
    • 论坛简介 | Overview
    • 组织结构 | Organization
    • 政策研究咨询 | Policy Research
    • 国际会议 | Int'l Conference
    • 全美政治学年会 | APSA Meetings
    • 图片集锦 | Photo Gallery
  • 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
    • 章程(草案)
  • 海外看世界 | Global China
    • 海看作者 | GC Authors
    • 海看编辑部 | Editing Team
    • 海看文章 | Commentaries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 | Global Forum
    • 海外看世界 | Global China
  • More
    • 首页 | HOME
    • 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 | Global Forum
      • 论坛简介 | Overview
      • 组织结构 | Organization
      • 政策研究咨询 | Policy Research
      • 国际会议 | Int'l Conference
      • 全美政治学年会 | APSA Meetings
      • 图片集锦 | Photo Gallery
    • 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
      • 章程(草案)
    • 海外看世界 | Global China
      • 海看作者 | GC Authors
      • 海看编辑部 | Editing Team
      • 海看文章 | Commentaries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 | Global Forum
      • 海外看世界 | Global China
海外看世界
  • 首页 | HOME
  • 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 | Global Forum
    • 论坛简介 | Overview
    • 组织结构 | Organization
    • 政策研究咨询 | Policy Research
    • 国际会议 | Int'l Conference
    • 全美政治学年会 | APSA Meetings
    • 图片集锦 | Photo Gallery
  • 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
    • 章程(草案)
  • 海外看世界 | Global China
    • 海看作者 | GC Authors
    • 海看编辑部 | Editing Team
    • 海看文章 | Commentaries
  • 关于我们 | About Us
    • 全球华人政治学家论坛 | Global Forum
    • 海外看世界 | Global China

2021

一月·January

共16篇

李恩民

1月1日

李恩民 | 一位谦虚的大学者 | 海外看世界

赵全胜

1月10日

赵全胜|特朗普的历史地位|海外看世界

赵宏伟

1月11日

赵宏伟|攻入国会山—人民民主专政的时代|海外看世界

伍国

1月12日

伍国|非主流的狂欢和特朗普的遗产|海外看世界

杨希雨

1月13日

杨希雨 | “特朗普运动”的终结及其思潮的延续 | 海外看世界

孙太一

1月14日

孙太一|“法律与秩序”只是特朗普的工具|海外看世界

殷燕军

1月15日

殷燕军 | 特朗普主义与其后遗症 | 海外看世界

朱志群

1月17日

朱志群 | 美国历史上黑暗的一天 | 海外看世界

高峥

1月19日

高峥 | 拜登时代,中美是否会在台海一战?| 海外看世界

高兰

1月21日

高兰 | 追思傅高义先生:“一个与时间赛跑的大师” | 海外看世界

庚欣

1月26日

庚欣 | 看拜登如何把握现实、尊重规则 | 海外看世界

吴萱萱

1月27日

吴萱萱 | 拜登外交政策展望:攘外先安内,外交拼“刷脸” | 海外看世界

殷燕军

1月28日

殷燕军|美国“对抗中国”的瘟疫也急需医治|海外看世界

金君达

1月29日

金君达 | 拜登政府不可能将中美关系正常化作为外交重点 | 海外看世界

孙太一

1月30日

孙太一 | 再次再平衡? | 海外看世界

赵宏伟

1月31日

赵宏伟 | 从日本看拜登新政:听其言观其行 | 海外看世界


二月·February

共14篇

伍国

2月3日

伍国 | 中国的“中间社会”怎么想? | 海外看世界

李宗伦

2月4日

李宗伦 | 普京为什么能长期执政 | 海外看世界

李宗伦

2月5日

李宗伦 | 普京政治经济学 | 海外看世界

李宗伦

2月6日

李宗伦|普京如何治国|海外看世界

李宗伦

2月7日

李宗伦 | 普京如何处理“内乱” | 海外看世界

李宗伦

2月8日

李宗伦 | 俄罗斯从第二排又回到第一排 | 海外看世界

门镜

2月9日

门镜 | 欧中的多层关系 | 海外看世界

孙太一

2月10日

孙太一|中美欧俄四方博弈新态势|海外看世界

赵宏伟

2月11日

赵宏伟 | 又是非典型总统 老好人拜登的两面作战 | 海外看世界

金君达

2月12日

金君达 | 与盟友合作或成为“拜登外交”的灵魂 | 海外看世界

赵全胜

2月17日

赵全胜 | 美国的台湾牌:从特朗普的“急介入”到拜登的“降低热度” | 海外看世界

伍国

2月19日

伍国 | 在台湾看两岸关系及统一前景 | 海外看世界

门镜

2月9日

欧中的多层关系

张望

2月24日

张望|东京奥运的2013原罪|海外看世界


三月·March

海看专家预测

3月6日

有关股市、特朗普、中美、奥运会及缅甸局势等

殷燕军

3月13日

靠联盟能阻挡中国前进的步伐?

孙太一

3月14日

拜登的联盟战略并非主动创新而是无奈之举

李宗伦

3月15日

拜登让那个“原来的俄罗斯”也回来了

赵宏伟

3月16日

“尚能饭否”?不问拜登问友邦

金君达

3月18日

意识形态恐难取代外交实力

熊达云

3月18日

美日澳印四国联合围堵中国的企图终将证明是痴人说梦

庚欣

3月19日

印太结盟“抗中”的思考

高兰

3月21日

拜登政府执政以来日本的战略选择——“第三方力量”外交战略分析

海看快讯

3月22日

环球两岸关系研究会成立

李义虎

3月24日

拜登对华政策:战略定位与战略竞争

王在希

3月25日

拜登上台后的中美关系与台湾问题

苏起

3月26日

台湾人为什么居安思危、处变不惊

吴泽映

3月27日

对全球化的不同理解:现代西方之普世价值和古代中国之天下观

何思慎

3月29日

美日2+2对话称拟探讨日如何协助援台美军

赵全胜、贾庆国

3月31日

两岸研究会:台湾问题与中美关系


四月·April

朱云汉、苏起

4月2日

对两岸统一的关切及今后发展的三种可能

章念驰、赵穗生

4月3日

九二共识是基础,两岸都需谨慎

石之瑜、黄嘉树

4月5日

对台湾问题的两岸思考

邓中坚、邱坤玄

4月6日

关注年轻世代,改善两岸关系

高峥、李义虎

4月7日

中美关系与九二共识

陈兼、左正东

4月9日

台湾的人心与如何看待九二共识

朱志群、杜进

4月9日

从国际角度看两岸关系——从圭亚那到日本

杨向峰、贺凯

4月12日

从国际关系理论看台海局势及其底线

刘亚伟、李宗伦

4月12日

从美国和俄罗斯看台湾问题

李鹏、孙太一

4月14日

台海局势复杂严峻与美国对台战略思路转变

张沱生、谢郁

4月15日

从国际安全角度看两岸关系

信强、蒲晓宇

4月16日

中美关系与两岸局势的悲观与乐观

张勇进、胡伟星

4月17日

从英国和港澳的角度看两岸关系

庚欣、郝雨凡

4月19日

两岸关系中的香港因素

徐昕

4月19日

两岸关系的人文视角

何思慎

4月22日

台湾有事,日本成前线?

苏起

4月23日

两岸关系看“事件”更看“趋势”

章念驰

4月24日

美国“一中一台”政策形成

李宗伦

4月25日

俄罗斯在台海两岸关系的角色

何思慎

4月28日

当美日同盟胜过日中友好

孙太一

4月30日

现实主义者拜登

金君达

4月30日

留学生处境或将持续恶化


五月·May

李海默

5月2日

既竞争又合作,但要谨防科技战

孙太一

5月3日

布林肯为什么比较中美人力资源?

海看快讯

5月10日

台湾内政近期发展及对其大陆政策的影响

章念驰

5月15日

杀鸡取卵——美国毁了“一国两制”

金君达

5月15日

印美两国彼此走近但仍有距离

孙太一

5月17日

印度是美国抬不起的阿斗

叶敏

5月18日

中国对印度政策需要战略前瞻性

何思慎

5月19日

福岛核废水排海 日本渔民也反对

张云

5月22日

当前朝鲜半岛外交重启,中美关系改善提供平台吗?

海看快讯

5月24日

港澳在两岸关系中的作用

武心波

5月26日

美日战略关系新动向及应对之策

殷燕军

5月26日

拿台湾做赌注?美日韩难收场

朱锋

5月27日

日韩与美“对表”正常

张望

5月28日

菅义伟对华外交的国内政治

董向荣

5月29日

对美国的军事盟友来说,“选边站”近乎伪命题

贺凯

5月30日

澳大利亚与关系恶化的国际因素

孙太一

5月31日

联结的纽带是利益


六月·June

熊达云

6月2日

日本联美殴华乃其背信弃义历史沉疴的旧病复发

庚欣

6月3日

“争取日韩”是中国新外交的战略重点

张云

6月4日

美国亚洲同盟体系多变化前景和中国的战略选择

王俊生

6月5日

文在寅没有联美制华

陈淑英

6月6日

疫情下的亚太变局

罗欢镇

6月7日

从中日经济关系看日本对华外交的苦恼

高兰

6月8日

拜登执政以来美日海权同盟对中国的影响

海看快讯

6月9日

美国对台政策大辩论

何思慎

6月12日

日本援台是好事,但扯“抗中梃独”就免了

赵全胜

6月14日

关于美国同盟体系的几点思考

苏起

6月15日

台湾民主也病重了吗?

海看快讯

6月20日

风口浪尖上的台海局势

海看快讯

6月27日

影响台湾主要政党两岸政策之内外因素

杨希雨

6月28日

拜登外交:价值观为基础的联盟

李宗伦

6月29日

拜登的“多变”与普京的“以不变应万变”


七月·July

殷燕军

7月2日

美国病态制华战略损人不利己

孙太一

7月3日

美重返世界舞台,但已被另眼相待

金君达

7月3日

对华外交是拜登尚未给出答案的难题

陈淑英

7月4日

拜登“中产阶级外交”的困境与出路

李宗伦

7月5日

俄罗斯人对中国人的“契丹”印象

李宗伦

7月6日

沙俄的“文武之道”

李宗伦

7月7日

珍宝岛之战

李宗伦

7月8日

“契丹人”又来了

张望

7月9日

核废水、抗疫和日本的身份困境

李宗伦

7月11日

从沙俄到苏俄

李宗伦

7月13日

小老弟的“经济腾飞”

李宗伦

7月14日

俄罗斯是“战斗民族”吗?

李宗伦

7月16日

俄罗斯是一个崇拜权威的民族

李宗伦

7月18日

俄罗斯是一个性格矛盾的民族

海看快讯

7月18日

日本介入台海:动机与影响

李宗伦

7月19日

俄罗斯人的脾气

殷燕军

7月20日

日本对台政策演进与台海形式

苏起

7月21日

美国及台湾的“傲慢与偏见”

杜进

7月22日

日本介入台海:两种“情结”与两个“困境”

李宗伦

7月23日

俄罗斯人的“穷贵族气”和华人的困境

李宗伦

7月24日

中俄民贸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李宗伦

7月26日

中俄官贸的“战略色彩”

李宗伦

7月26日

中俄文化交流困难重重

李宗伦

7月27日

中俄关系的上热下冷

何思慎

7月28日

“奔腾思潮”不安笼罩下的东奥

林宏宇

7月29日

“开历史的错车?”——评日本2021年版《防卫白皮书》

何思慎

7月31日

一中框架下,台日关系更坚实


八月·August

邓中坚

8月2日

拜登政府对中国政策的跌跌撞撞——走向缓和的道路?

陈淑英

8月3日

天津会谈是中美政治的转折点

殷燕军

8月4日

中国给美国补课:美国听进去了吗?

孙太一

8月6日

拜登的明暗两手

金君达

8月6日

管控中美冲突风险刻不容缓

李宗伦

8月8日

“美中关系”和“美俄关系”的关系

海看快讯

8月10日

走出象牙塔——美国高等教育的危机及出路

邱坤玄

8月12日

中美互动新常态

何思慎

8月14日

谁能打开两岸的死结

苏起

8月15日

忧心看台湾国防

高峥

8月18日

中国的国际事务话语权

李宗伦

8月18日

谈谈打打 打打谈谈

殷燕军

8月19日

美欧日的战略焦躁与中国的宽容

孙太一

8月20日

创造讲好中国故事的环境

庚欣

8月21日

失败主义幽灵正在美国徘徊:败走阿富汗是“九大败”交点

邓中坚

8月24日

中美竞合的场域

陈淑英

8月25日

中国要继续团结第三世界国家应对西方的挑战

李宗伦

8月27日

东正教从克里米亚走进俄罗斯

李宗伦

8月28日

“罗斯受洗”使俄罗斯有了新的“精神家园”

李宗伦

8月31日

俄罗斯与乌克兰同“宗”同“教”

李宗伦

8月31日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前世”


九月·September

李宗伦

9月1日

基督救世主大教堂的“今生”

李宗伦

9月2日

上帝是“正义之战”的保护神

李宗伦

9月4日

俄罗斯阅兵式要先向基督祈祷

李宗伦

9月5日

耶稣的再次“复活”

海看快讯

9月6日

当前两岸关系的困境与展望

李宗伦

9月7日

东正教填补了俄罗斯人信仰的空白

李宗伦

9月8日

东正教与俄罗斯政府的合作良性互动,合作共赢

李宗伦

9月9日

东正教与基督教其他教派的直观差别 

李宗伦

9月11日

沙皇的一生就是围着教堂走一圈

李宗伦

9月12日

俄罗斯的三个“滴血大教堂”

李宗伦

9月13日

东正教重塑“战斗民族”的价值观

李宗伦

9月14日

东正教与伊斯兰教的和平共处之道

李宗伦

9月16日

东正教在影响着俄罗斯的国家定位和走向

章念驰

9月18日

当前的两岸关系的外部与内部因素

苏起

9月18日

阿富汗撤军与台湾量产中程飞弹

殷燕军

9月19日

“抗中”会把台湾带上不归路

袁易

9月19日

两岸关系的回顾与前瞻:一段历史的回忆

刘国深

9月22日

坚持两岸同属一个国家,搁置国号问题

李振广

9月25日

两岸关系不同于男孩追女孩的关系

李春利

9月25日

《傅高义的最后一课:永远的邻居》出版首发纪念研讨会

周阳山

9月26日

蓝营共主的困斗

何思慎

9月26日

菅义伟退阵 日本怎么走

孙太一

9月27日

美国担心大陆对台行动的三种情景

邓中坚

9月28日

国民党主席选举所透漏的讯息

庚欣

9月28日

911事件是“百年变局”的历史和逻辑起点

吴白乙

9月29日

以法律诉讼形式表现的政治闹剧

赵宏伟

9月29日

日本的台湾执迷与琉球陷阱

汪铮

9月30日

新缓和的契机还是新冷战的序曲?

王高成

9月30日

通话改善关系,重申避免冲突


十月·October

沈丁立

10月3日

中美关于华为的博弈进入深水区

王建伟

10月3日

理性的胜利

海看快讯

10月3日

国民党主席选举与两岸统一前景

谢韬

10月4日

折射大国博弈

吴萱萱

10月4日

两岸困局尚未走入危局

赵宏伟

10月5日

加拿大撕了美国面子?

何思慎

10月5日

派阀出现,岸田面对民意挑战

吴心伯

10月6日

孟晚舟一案点评

张望

10月6日

决战日本权力之巅:派阀政治是自民党总裁选的关键吗?

孙太一

10月8日

拜登的“平衡”算盘

杨希雨

10月10日

孟晚舟事件的政治解决与“然后”

张沱生

10月10日

关于台海两岸统一前景的四个问题

陈淑英

10月11日

从孟晚舟事件看美中未来如何相处

张沱生

10月11日

关于台海两岸统一前景的四个问题(下篇)

佟德志

10月13日

良善政治需要妥协

贾庆国

10月17日

让中国人的声音更便捷、更有效地向世界传播

苏起

10月21日

含意深远的美中军方高层通话

海看快评

10月28日

中国人对中美看法的民调

刘亚伟

10月29日

卡特中心与Riwi在中国的网上抽样调查有什么意义?

孙太一

10月30日

更透明、接轨的方法论可以让这个重要的民调更加意义重大

陈淑英

10月31日

美中应加强民间外交降低相互敌意


十一月·November

海看快讯

11月1日

四方机制和澳库斯如何介入台海?

何思慎

11月2日

抗中保台的中山泰秀为何落选?

海看快讯

11月7日

高峥教授追思会在华盛顿举行

袁明

11月8日

高峥,你离我们更近了

王希

11月10日

高峥是留美历史学会的奠基者与思想者

王沿、华晓红

11月12日

两位北大国关79级同学追忆高峥

梁侃

11月14日

高峥的一生值得庆祝

徐晓光

11月16日

高峥的北大时光

孙太一

11月16日

在高峥教授追思会上的发言

孙阶

11月18日

我家三代人的良师挚友——高峥

高陶、刘鲁平

11月19日

来自高峥的姐姐和夫人的思念

刘杨、刘宇、韩维

11月21日

高峥后辈亲属的回忆

韩叶龙

11月23日

也忆高峥

石瑶

11月23日

最好的老师

程丹梅

11月25日

三见高峥

洪朝辉

11月25日

高峥教授的为人、为学和为友

吴萱萱

11月27日

共同前行,各自发展——美中视频会晤的新阐述


十二月·December

共25篇

张望

12月1日

《岸田文雄的险中求胜和中日关系的未来》

李振广

12月3日

《武统现象及其思考》

何思慎

12月9日

《“宏池会”实现隐形政党轮替》

何思慎

12月7日

《中美“斗而不破”两岸也需要“护栏”》

张望

12月15日

《“台湾有事论”和安倍的对内政治焦虑》

海看快讯

12月2日

《台海新态势:如何看待武统与年轻世代的意愿?》

孙太一

12月6日

《继续降低对个体、信息交流的限制是通往“四个自信”的重要一步》

黄奎博

12月8日

《美重申助台自卫 仅此而已》

邢予青

12月10日

《无工厂制商:美国对华出口的隐形冠军》

刘亚伟

12月15日

《中美关系进入“软缠硬磨”阶段》

武心波

12月16日

《中美关系战略大调整,不应过于悲观》

张云

12月17日

《“后冷战世代”的中美关系与第三方认知的重要性》

谭青山

12月18日

《中美峰会有助于走出外交低谷》

吴白乙

12月19日

《中美关系进入新的“摸着石头过河”阶段》

汪铮

12月20日

《从傅高义到杰维斯:中美关系的认知失调》

赵宏伟

12月22日

《中美两个例外主义之竞争》

王建伟

12月23日

《“习拜会”有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

蒲晓宇

12月24日

《中美关系:在竞争中寻求共存之道》

沈丁立

12月25日

《中美关系将在对峙中前行》

孙太一

12月26日

《美联盟策略无意中创造中美缓冲》

金君达

12月27日

《淡化意识形态分歧符合中美双边利益》

殷燕军

12月28日

《美国“帝国的黄昏期”与中美关系走向》

谢韬

12月29日

《中美如何避免大国政治的悲剧》

海看快讯

12月30日

《辞旧迎新,两岸展望2022》

吴萱萱

12月31日

《中美维持斗而不破,为可能的脱钩做准备》

Add a footnote if this applies to your business

Copyright © 2018 海外看世界 | Global China -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海外看世界 | Global China

Announcement

Welcome! Check out my new announcement.

Learn more